一、什么是门诊特慢病? 答:门诊特慢病是指一些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在门诊治疗时可以享受医保报销等政策支持。这类疾病通常病程长、病情复杂,需持续用药或定期复查。门诊特慢病政策旨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二、 门诊特慢病适用人群有哪些? 答:通辽市职工医疗保险和通辽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群 三、我市医保门诊特慢病有哪些? 答:我市医疗保险门诊特慢病病种具体如下:
门诊慢病 相关政策调整 基本医疗保险 为进一步做好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管理工作,自 2023年8月1日起,门诊慢性病相关政策进行调整。 一、调整门诊慢性病归类 1.原“定额管理的门诊慢性病”归类为“门诊慢性疾病”; 2.原“按住院管理的门诊慢性病”归类为“门诊特殊疾病”。 二、调整门诊慢性病病种 1.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心理医生一般属于精神心理科,但在不同的医疗机构可能会有不同的设置,包括精神心理科、精神专科等,在选择心理医生时,要注意相关事项,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1、精神心理科: 在许多综合医院中,设有精神心理科,心理医生在此科室为患者提供心理评估、诊断和治疗服务。例如对于患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患者,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2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 题: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攻略来了 新华社记者彭韵佳、沐铁城 截至目前,在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统筹地区全覆盖的基础上,所有统筹地区均已开通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的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如何了解自己异地就医是否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哪些机构可以直接结算?怎么做才能在医院直接结算…
我省优化慢特病门诊用药医保报销政策9月1日起取消慢特病门诊用药目录 8月24日,记者从省医保局获悉,为进一步优化我省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特殊疾病(以下简称“慢特病”)用药报销政策,方便参保群众看病就医,从9月1日起,取消慢特病门诊用药目录。参保慢特病患者门诊费用报销不再受《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慢特病门诊用药目录》限制,门诊使用符合病情需要的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时
烟台行政区被保险人经住院治疗后,经副主任以上医师诊断符合出院时慢性病诊断标准的,可以在六个月内通过医院申请慢性病。 全市疾病类型综合规划申请表统一格式。指定医院在符合临床副主任以上医师确认的门诊协调疾病鉴定标准的情况下,无论患者投保的县、市,均应填写《门诊协调慢性病申请确认表》。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银屑病、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并发症)
一、 门诊报销 保障类型 就诊医院 起付线 合规费用报销比例 年度封顶线 普通门诊 安庆市域内或办理异地长期居住备案人员在备案地一级及以下定点基层医疗机构 0 60% 150元 两病门诊 (高血压、糖尿病) 安庆市域内一级及以下定点基层医疗机构 0 50% 150元(7月后申请为75元) 大额门诊 二级及以上定点医院 3000元 40% 5000元 残疾人辅助器具 装配机构 0 50%
擅长:1.擅长于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睡眠-觉醒障碍等。 2.各种物理治疗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如电休克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治疗等。 3.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及治疗
职工医保 门诊起付线在职600 元,退休400元,报销比例为三级医疗机构60%,二级及其他医疗机构、药店70%,基层80%,最高限额10000元;住院(含特殊病种门诊)起付线基层医疗机构 200 元,二级及其他医疗机构300元,三级医疗机构600元,报销比例为在职90%,退休95%,2024年度统筹基金医保合规费用最高限额为535464元。 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
参保人在省内异地就医产生的门诊慢特病费用,转诊备案报销比例下降5个百分点,其他临时外出人员下降15个百分点。到省外异地就医产生的门诊慢特病费用,转诊备案报销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其他临时外出人员下降20个百分点。异地门诊慢特病起付线、支付范围、支付限额均按照我市门诊慢特病待遇执行。对于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的参保居民,执行市域内门诊慢特病报销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