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座】兴胜中心中医养生艾灸知识普及 发布时间:2024-07-31 10:04 来源:青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浏览次数: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分钟 为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国粹精神,让中医艾灸更广泛地被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给居民朋友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2024年7月21日上午,兴胜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讲座,普及艾灸养生知识。
秋 季 养 生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号召,强化青年学生疾病预防意识,提升学生免疫力和体质,切实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4年11月19日,供应链管理学院团委在余姚校区4-315举办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之秋季养生健康知识讲座活动,本次活动由宁波市卫生健康青年技术骨干人才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中药材,源自大自然的千年智慧,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力和独特的治愈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药材一直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保驾护航,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推动“医医联动 医社协同 健康直通车”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共同探索医社联动新模式,2024年10月28日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致敬青春,为青春加油喝彩! 年轻人是一个独特的群体,是灵动、迅速、敏而好学、神采奕奕的代名词。年轻人不仅是各行各业的生力军,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因此,年轻人的健康更值得被关注。 浙江省人民医院2023年曾对3.3万名年轻人体检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40.2%,肺部结节检出率为33.6%,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为32.4%。专家提示
3月27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媒体支持的糖心肾健康科普教育行动正式启动。行动围绕“科普先行一小步,健康中国一大步”的主题,聚焦糖心肾三大慢病领域,旨在号召全国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面向公众进行疾病科普,从而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慢病防治知识,早筛早诊,并提升长期规范管理疾病的能力,助力全面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当前
5分钟健康科普演讲稿篇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他曾经说过:记得电视上有一则广告语:妈妈最高兴的事就是看着宝宝大口大口吃饭。真是这样的,每天在家里,我的爸爸妈妈总是叮嘱我一日三餐要吃好,要吃饱。在学校,我们的老师总是像爸爸妈妈一样关心我们吃饱穿暖。身体好、体质棒就是我们学习的保障呢!有人说:我们健康的身体是锻炼出来的,好头脑是三思出来的,好习惯是养成出来的,好品德是自律出来的
二、这些检查都有什么作用 因为肝脏对于人体至关重要,所以在常规体检中,肝功能、甲胎蛋白与腹部超声等都是必查的内容。 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中最常用的指标有两个,一个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前也叫谷丙转氨酶;另一个是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之前所说的谷草转氨酶。两者都存在于肝细胞内,当不同原因损伤了肝细胞,导致肝细胞膜破裂,那么肝细胞内的ALT与AST就会被释放到血液中而被检测出来
医院不仅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更是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场所。医护人员不仅要治病救人,更要成为医学科普和健康教育的实践者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 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将健康促进理念、健康传播实践贯穿于医院高质量发展全过程,通过建设健康科普品牌,调动和激发医务人员科普积极性和潜力,扩大优质科普作品展示平台,逐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医院健康科普工作格局
核心阅读 今年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推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到2022年不低于22%,到2030年不低于30%,并倡导个人定期记录身心健康状况、了解基本中医药健康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这一要求极大推动了健康科普、健康传播的发展,使过去基本靠医务工作者自发科普,转变为国家要求的自觉行动。 政策的鼓励,得到了技术的加持。以两微一端
健康生活方式 调查显示,决定人健康程度的因素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只占15%和17%,医疗条件占8%,而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占了60%。怎样才算健康的生活方式呢? 健康生活有五大基石,分别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充足睡眠。 一、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十个字: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一”是每天喝一袋奶:250—500ml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