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慢病科学就医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也是老年人迫切需要了解内容。本章围绕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精神心理疾病等10余种老年人高发慢病的就医进行指导性讲解。同时,让老年人知道如何通过健康体检、风险因素筛查、功能评估等方法,大致了解自身疾病发展不同阶段,实现慢病自我有效管理,最终落实到行动上,科学合理地就医。
近日,安徽省医保对门诊慢特病病种及部分门诊慢特病鉴定标准做出优化调整。 1、进一步扩大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 ,在去年12月1日,扩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等7种疾病统一纳入基本医保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今年,又新增“脊髓性肌萎缩症、β-地中海贫血、严重性春季角结膜炎、慢性荨麻疹”,4种疾病; 2、优化22种门诊慢特病认定标准 (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动脉高压、特发性肺纤维化
来源|《知识经济》 作者| 丁晓冰 “健康中国”早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构建上下联动、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将“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如今相关政策不断深化落地,我国慢病防治市场需求愈发强烈,大健康产业正是风口。 健康中国 预防为主 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印发并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防慢病,治未病”:“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病如同隐藏在生活中的“定时炸弹”,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人们的健康。因此,慢病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乎个体的健康,更是整个社会医疗体系关注的焦点。 慢病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首先,患者教育是基础。许多慢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足够的了解,不清楚疾病的发生
【导语】: 进一步提高了省直参保职工门诊保障待遇,进一步提升省直医保门诊慢特病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针对门诊慢特病相关政策详见正文。 省直医保扩大的门诊慢特病范围包括哪些病种? 根据《关于统一规范全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的通知》(晋医保发〔2022〕3号)要求,省直医保执行全省统一的45种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在保障省直原有门诊慢特病病种的基础上,将阿尔茨海默病
一、筛查:主要是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和具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危因素的易感人群。 二、随访评估:每年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首先测量血压、血糖,如无危急情况,常规随访内容还包括询问、检查与病情评估。随访评估内容包括:测量血压、血糖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果血压、血糖很高,或有危急症状,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需要紧急转诊。对不需紧急转诊的患者,要询问上次随访至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问政内容】 职工医保门诊慢(特)病包括哪些病种? 【问政回复】 市医疗保障局答复如下: 职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范围如下:1.慢性肝炎(活动期);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3.糖尿病合并肾病;4.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5.糖尿病足;6.精神分裂症;7.双相情感障碍;8.脑、躯体器质性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9.帕金森氏病;10.高血压;11.肺源性心脏病;12.冠心病;13.脑血管病后遗症;14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各种生活方式的影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慢病管理中心应运而生,成为了患者与健康之间的重要桥梁。 慢病管理中心的核心目标是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提供全面、系统且个性化的管理服务。它汇聚了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等多学科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犹如一支精锐部队,各自发挥专长,从不同角度为患者提供支持。 对于患者而言
大连居民医保门诊慢特病待遇 我市门诊慢特病病种目录、待遇享受期、待遇水平按规定(附件1)执行。全省统一规范的部分慢特病病种的费用保障范围按辽宁省规定(附件2)执行。医保单独结算的高值药品,不纳入门诊慢特病费用保障范围。 附件1 居民医保门诊慢特病待遇表 备注:未成年人指参保身份为未成年人或以大中专学生身份参加居民医保的成年人。 附件2
据了解,个人或者单位的劳工人员到市医保中心填写申请表,确定所属的慢性病种类,然后等待通知做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审批,通过的即可享受慢性病门诊补助待遇。小编提醒,哪些病属于慢性病这个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具体可以查看当地的慢性病医保范围或者慢性病医保政策。超过有效期后复发的,需持有效的复发诊断依据,重新申请认定。 查看详情 新《保险法》10月1日正式实施,车险的变化一直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