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
在慢性疾病管理中,体检项目主要包括:基础体检、血液检查、尿液检查、便便检查、心电图、超声检查、眼科检查、耳鼻喉科检查、口腔科检查、皮肤科检查、内科检查、外科检查、妇科检查(女性)、男科检查(男性)、肿瘤标志物检查、骨密度检查、肺功能检查、脑电图、胃肠镜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血脂检查、血糖检查、血压检查 等。其中,基础体检是所有患者必须进行的
医保改革便民惠民措施系列解读之每个月可获慢特病待遇,超额部分可享普通门诊统筹报销 我市今年起实施的医保新政,让参保人在普通门诊就医报销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除了药品外,符合规定的检查、检验、治疗等费用也可以报销;部分治疗周期长、费用负担较重的病种在新政中获得了更多保障。除了为参保人真金白银地减负,新政也在悄然推动医疗服务进一步升级,让患者获得更便捷、顺畅的就医体验。
读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慢病科学就医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也是老年人迫切需要了解内容。本章围绕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精神心理疾病等10余种老年人高发慢病的就医进行指导性讲解。同时,让老年人知道如何通过健康体检、风险因素筛查、功能评估等方法,大致了解自身疾病发展不同阶段,实现慢病自我有效管理,最终落实到行动上,科学合理地就医。
近日,安徽省医保对门诊慢特病病种及部分门诊慢特病鉴定标准做出优化调整。 1、进一步扩大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 ,在去年12月1日,扩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等7种疾病统一纳入基本医保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今年,又新增“脊髓性肌萎缩症、β-地中海贫血、严重性春季角结膜炎、慢性荨麻疹”,4种疾病; 2、优化22种门诊慢特病认定标准 (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动脉高压、特发性肺纤维化
来源|《知识经济》 作者| 丁晓冰 “健康中国”早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构建上下联动、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将“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如今相关政策不断深化落地,我国慢病防治市场需求愈发强烈,大健康产业正是风口。 健康中国 预防为主 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印发并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防慢病,治未病”:“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病如同隐藏在生活中的“定时炸弹”,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人们的健康。因此,慢病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乎个体的健康,更是整个社会医疗体系关注的焦点。 慢病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首先,患者教育是基础。许多慢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足够的了解,不清楚疾病的发生
【导语】: 进一步提高了省直参保职工门诊保障待遇,进一步提升省直医保门诊慢特病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针对门诊慢特病相关政策详见正文。 省直医保扩大的门诊慢特病范围包括哪些病种? 根据《关于统一规范全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的通知》(晋医保发〔2022〕3号)要求,省直医保执行全省统一的45种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在保障省直原有门诊慢特病病种的基础上,将阿尔茨海默病
一、筛查:主要是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和具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危因素的易感人群。 二、随访评估:每年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首先测量血压、血糖,如无危急情况,常规随访内容还包括询问、检查与病情评估。随访评估内容包括:测量血压、血糖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果血压、血糖很高,或有危急症状,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需要紧急转诊。对不需紧急转诊的患者,要询问上次随访至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问政内容】 职工医保门诊慢(特)病包括哪些病种? 【问政回复】 市医疗保障局答复如下: 职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范围如下:1.慢性肝炎(活动期);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3.糖尿病合并肾病;4.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5.糖尿病足;6.精神分裂症;7.双相情感障碍;8.脑、躯体器质性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9.帕金森氏病;10.高血压;11.肺源性心脏病;12.冠心病;13.脑血管病后遗症;14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各种生活方式的影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慢病管理中心应运而生,成为了患者与健康之间的重要桥梁。 慢病管理中心的核心目标是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提供全面、系统且个性化的管理服务。它汇聚了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等多学科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犹如一支精锐部队,各自发挥专长,从不同角度为患者提供支持。 对于患者而言